广州启源家教网
广州家教服务热线: 13066392140
女大学生遇难到底需要社会做什么
更新时间:2014-10-27 22:27:06, 采编:广州家教网
如今媒体总会以某个视点为准绳,收集相关的话题,给许多不明事理或者麻木跟风的人产生错觉,似乎社会本来就是如此,更可悲的是,许多弱势群体成为调侃数说的材料,确实有些不是事。 一个民族最大的悲哀就是教育也成为人们调侃指手画脚的话题,也许在金钱和权力统治的社会里,确实值得人去反思。最近网络间传播着一篇文章,题目是《教师得罪了谁?》,据说是韩寒写的,反正从方方面面写出了教师的各种怪现象,作为教师,在教师节来临之际,能够相互鼓励,也算是自我安慰吧! 我发现,网络间只要发生一件什么样的事,就会千方百计地向教育这个行业闲扯,最滑稽的是某个政府官员******了,不去反思行政机构存在人才选拔、任用的问题,而是追根溯源,把责任有揽到教育身上,真的是奇怪的逻辑。我想,难道教师要为孩子的一生担保,哪个行业有这样的权力,实在有些难为人了。时下,教师的处境总让我想到鲁迅笔下的阿Q、孔乙己,不敢高声语,只能在人们的调侃中尴尬地生活,伤心的是,没有教师,一个民族也不知道到底能生存多久,还是正视这个问题为妙。 我不否认教师这个庞大的队伍里存在败类,就像在公务员中也存在******堕落分子一样,不要大惊小怪,事实上,绝大多数教师本质上还是非常好的,他们忍辱负重,为了孩子尽心尽力,呕心沥血,回家后还要加班加点到生更半夜,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希望孩子从题海战中走出来,自然自己要走进题海,反正已经习惯了,在无边无际的题海中不会迷失方向,杀出一条血路往往也会累出一身病来。 每年教师节,我们都会看到电视荧屏上讲述一些教师如何放弃家庭,怎样带病上课,自然有些不忍心,难道教师非得这样才算优秀,说到底,教师与其他行业的人一样首先应该是人,人不可能如神仙一样,不吃不喝,不要为柴米油盐酱醋茶而烦恼。 教师身处在尴尬的境地,再加上内部不稳定,自然是雪上加霜了。最近,刚刚开学,网络间又在谈论女大学生遇难的事儿,不问啥理由,就是说教育怎么样不行,导致这些女大学生没有自我防卫意识,确实有些不怎么地道? 人在世上行走,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到底该怎么面对,学校想要包揽一切,这是不切实际的。我在想,女大学生的问题一方面被媒体无限制的放大了,只要一个热点抛出,马上会有好事者跟上,反正媒体就是靠这一个个热点延续生命,才不管什么行业的正常发展呢,一个女大学生遇害,就会在其他地方出现另一位女大学生失联,试想想,这么大的国家,每天都有各种事情发生,只要稍微归类,就会找到一些新鲜话题,这也是媒体惯用的方法,话又说回来,能够引起社会的关注,这也算是媒体的一大功劳了。问题在哪儿,女大学生的遇难在评论家的眼里把一切都归结为教育,这就有失公允了。 女大学生遇难,我觉得与家长对孩子的家庭教育存在偏差有关系。只要你随便走进哪所学校,只要是上放学时间,就会发现校门口聚集着许许多多的人,要么是爷爷奶奶,要么是父母亲,就是不能放手让孩子自己回家,这也不能完全怪家长,如今交通发达,车来车往,谁愿意让孩子过几条马路,久而久之,孩子自然失去了锻炼自己的机会。曾几何时,我们小时候,大人们很少接送,除非下雨了,才会出现家长送伞的情境,当然了,家长送完伞总是急匆匆回家,也不会等着孩子放学,小伙伴们三五一群在电闪雷鸣之中快速回家,才不管什么泥泞呢!那时候,到了毕业班也要上晚自习,条件简陋,但是也得上着蜡烛继续,等到窗外一片漆黑,自己也只能唱着歌回家,那时候,不管三七二十一,只要前面有灯光,心里就有希望,路过坟地,稍微骑快点而已,如果放在现在,那是不可想象的。人的成长需要不断地锻炼,过了这个好时光,再想着补偿,就有些不着调了。如今的孩子,恐怕到了大学,也是家里人大包小包的送来送去,生怕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有任何的闪失。 人类在发展,可是在发展中人的一些能力渐渐退化,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矛盾,然而社会的发展又需要人们拥有更多的适应能力,这样的矛盾自然会产生各种各样奇奇怪怪的事儿。女大学生遇难,女大学生受骗,女大学生羡慕高富帅,……这一切都是社会综合因素决定的,如果仅仅从教育本身来考虑,就有些狭隘了。 作为教育行业,我们到底需要给女孩子的成长带来什么,确实需要认真审视,否则,连教育人都不去思考,一个民族就没有什么希望了。实际上,教育尽管面临社会种种非议,但是并不能阻止一个个教育人去深层次的思考,这恰恰是教育之所以屹立不倒的原因所在,也是一个民族之所以拥有希望的关键所在。 有人说得好,一个民族,教育千万不能绝望,如果教育绝望了,那这个民族也就没有希望了。我每每与同行交流心得,总是在鼓励他们如何的保存一丝希望,不抛弃、不放弃,唯有如此,教育的未来才拥有力量。 女大学生的遇难,我们学校确实需要在孩子交际问题上做点事儿,如何的保护自己,如何的与陌生人打交道……曾几何时,人们也探讨过面对陌生人,到底应不应该说话,或者怎么说话的问题,社会的复杂性导致人心也开始变异,林子大了,真的什么鸟儿都有。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我们在其十八岁之前,确实要有意无意的设置一些平台,让其在复杂的环境中得到一定的锻炼,这是非常有必要的。《爸爸去哪儿了》这个节目之所以能够感人,吸引许多孩子观看,许多大人热切地谈论,我就在想,为什么不能够设计这样的小型活动,让更多的孩子得到锻炼呢?我们的社区不能推卸,有必要开展系列活动,让更多的家长和孩子参与进来,如此,一个个家庭才会在活动中增添浓浓的亲情,这有什么不好呢!实际上,学校也应该从单纯的传授知识中解脱出来,这一点上需要家长们更新认识,不要认为考了高分一切都不错了,唯有掌握适应社会的种种能力,一个孩子才能在社会上立足,事实就是如此,我们发现需要成绩不太优秀的孩子,等到了社会这个大舞台,马上挖掘出自身的潜力,反而造就了伟大的事业,这一点请不要惊讶。 女大学生的问题说到底是社会众多因素决定的结果,如果社会上每个人都健健康康,又怎么会发生谋财劫色害命之事呢?如果大学生稍微有点自我保护的常识,又怎么会耍小性子,搞得自己真的特别有钱似的,如果我们的家长从小就培养孩子的独立精神,孩子在面对困境之时又何必手忙脚乱,如果学校在安全常识多一点系统的知识,不单方面着眼于文化知识的学习,孩子长大后就何必害怕面临困境呢?再说了,社区如果经常搞一些有意义的夏令营式的活动,孩子还存在无知的行为吗?一切都在诉说着一个道理,人的成长特别复杂,需要社会的每个节点都发挥作用,唯有如此,社会才会真正的和谐幸福,不至于发生一个个人间悲剧。
分享到: 更多
下一篇: 由盲人摸象说起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隐私声明 | 广告服务 | 汇款方式 | 网站建设 | 课时收费 | 教员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