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启源家教网
广州家教服务热线: 13066392140
老师,您真的懂孩子吗?
更新时间:2014-11-01 23:00:25, 采编:广州家教网
在如皋青年读书会上,江苏省特级教师姜树华校长说过这样一句话,你真的懂孩子吗?我不由一愣,作为长期从事教育教学的教师和认真抚养孩子的大人怎么会不懂孩子呢?姜校长说,你如果真的懂孩子,问一问自己,你知道孩子最近喜欢读什么书,乐意玩什么游戏,特别在意什么样的动画片……假如这些你都了如指掌,可以肯定真的懂孩子了。 实际上,作为老师,我觉得自己做得远远不够,整个会场一片寂静,可以肯定,几百号人的会场,每个人都一样,没有真正地走进孩子的世界,去了解孩子。只要你是有良知的老师,我看十之八九都希望能够真正地懂孩子,可实际上,每个人都对于怎么懂孩子无从小手,可能是太忙了,也可能是太着急了,总喜欢以抽象的孩子来代替一切,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如果人人都像某个孩子,那该多好呀!”这个孩子可能是班里非常优秀的,也可能是已经毕业的某个榜样,更可能是想象中的某个形象,就是不愿意正视眼前的一个个孩子。 记得上小学六年级,某天老师发火了,大声地面对全班说道,你们真是麻布袋、草布袋,一代不如一代。当时,我们坐在下面都非常不解,不由得问自己,难道我们在哪儿得罪了老师,真的就那么糟糕吗?后来,老师说这样的话多了,才知道,这是老师的口头禅,如果真的如此,不知整个班级会怎么样呢? 自从走上工作岗位,我就暗暗下决心,要求自己说什么话都不能信口雌黄,都要认真地考虑孩子们的感受,这一切决定了自己的人缘关系不错,孩子们都愿意走近自己,反而让许多糟糕的事情在没发生之前就处理完毕。老师与孩子的关系就是鱼与水的关系,到底谁是鱼,谁是水,我们没有办法具体区分,反正是谁也离不开谁。这种和谐的关系是建立在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基础上。 如果老师与孩子相互知心,可以说,你就算骂上孩子几句,孩子也会如听天籁之音,欣然接受,如果你与孩子关系紧张,可以肯定,你就算说的是肺腑之言,孩子也不会领情,总觉得你老是在跟其作对。学校为什么会出现激烈的师生矛盾,就是师生之间没有从双方的角度去设身处地的想想,导致许多本来非常小的事情也搞得无法收场。每次看到老师在办公室大声训斥孩子,就会莫名地问自己,这样的训斥有用吗?老师在一边吐沫横飞,孩子却纹丝不动,压根儿没把话听进去,这样的交流显然是在浪费时间。老话说得好,话多不灵,不要老是对自己的工作对象吆来喝去的,他们不是什么物件,都是活生生的人呐,就算猫呀、狗呀,被人骂了,也会生气,又何况这些孩子呢? 也许有人会说,没事的,他脸皮厚,多骂几下反正没关系。我在想,你骂了之后,孩子改了吗?这非常有必要问自己,事实上,许多不对等的谩骂得到的是师生关系破裂,教育实际上已经不存在了。老师只有真正地理解孩子,你要知道,孩子出现什么出格的举动,都不是平白无故,要么是家里出了什么问题,要么是自己成长中存在某种困惑,要么是老师本身在言行方面出了一些不和谐的东西,……反正你总得搞清楚了,再去部署下一步的行为,千万不能主观臆断,还在一边白费口舌,说什么,为了你这样的兔崽子吃了许多苦,怎么就不领情呢? 孩子事实上是最容易感动的,问题是老师有没有真正地从孩子角度去思考问题,将心比心,没有哪个孩子会轻易地与老师作对,除非逼得实在没办法的份儿上。我们在课堂上,在布置作业的问题上总是固执地从教学进度出发,很少关注个体生命接受的程度去考虑,从而导致师生关系岌岌可危。我也知道,这一切也不能完全怪老师,实际上,这种单一的考试行为就决定了许多悲剧的诞生。目下的老师不可能为了极个别而放弃班级绝大多数孩子的利益,导致许多课堂,极个别孩子如听天书,久而久之就成了大伙眼中的差生。孩子本身就是好动的,既然课堂已经没有了自己的舞台,只能在其他方面展现了,这下好了,一个个坏的标签自己带到头上,所谓的双差生也就是这么来的。 我们知道,这种背景下的孩子,是不允许在任何时候掉链子的,实际上又不是那么回事,许多孩子由于家庭发生变化,自己很难接受,自然就成了牺牲品,只能非常痛苦地接受伤痛的童年。我们有许多人回忆上学的时候,都会莫名伤感,如果那时候下一把劲儿那该多好呀!实际上,这种不可能是残酷的现实决定的。没有哪位老师,哪所学校会为少数孩子减缓教学进度,毕竟一拨拨的考试是有范围规定的,老师只能非常无奈选择往前冲,就算有几个落伍者,也只能眼巴巴地看着他们在后面奔跑,但是孩子的耐心是有限的,除非这孩子有特异功能,十之八九都会选择放弃,对于这一部分学生而言,教育是不公平的。 有经验的老师,要想让一名差生得到相同的节奏,当然了,需要当事孩子自身的努力,老师只能从零开始补起,进而让孩子找到学习的节奏,从而创造一个个的神奇。这种现象也是有的,毕竟是少数,更多的后进生只能选择浪费时间,实在憋屈得慌的,只能以破坏班级纪律作为打发时光的最佳途径。如果老师能够从这样的角度去思考学生问题,你就不会大动肝火,自然会想办法给这类孩子特别的环境了。在这一点上,苏霍姆林斯基就是一个伟大的高手,他面对特殊的孩子不会轻易地下结论,都会反反复复地思考,从而找出最佳的途径,让许多滞后的孩子获得新的世界,得到新的生活道路。 你真的懂孩子吗?老师实际上对于孩子喜欢的东西都是采用的压制地手段加以处理,孩子们固然没办法对老师的行为指指点点,但是从内心深处会对老师产生绝望,这对于师生之间和谐发展是不利的。老师知道孩子喜欢看什么书吗,了解孩子经常谈论什么明星,懂得孩子经常看什么动画片、电视剧、电影吗?如果这些都懂了,孩子自然会愿意跟你走近。实际上,许多老师在孩子面前道貌岸然,似乎啥都懂,就是不愿意继续学习,张口闭口都是什么考试的内容,就是不愿意向孩子介绍什么新鲜的东西,更加可笑的是,如今的孩子处于多元化社会,他们能够通过各种途径来了解信息,那种老师一人主宰信息的时代已经不存在了。我们的老师应该学会与时俱进,不要固步自封,只有学会与孩子的世界保持同样的节奏,你在孩子的眼里才会永远年轻。 时代的发展需要老师真的懂孩子,实际上,这种懂孩子也是对自己的一种激励,保证自己时时处于学习的状态中,确保能够获得不凡的见识,正如一个专家所说的,如今的老师需要一辈子学习才能够适应自己的教学,这与过去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人要想进步,作为一名老师,你不妨从走进孩子的世界开始,愿意放下架子,真正地懂孩子,你的教育才会不至于无聊,不至于落伍,假如你是小学教师,你真的懂孩子,就不会拒绝孩子看杨红樱、黄蓓佳、秦文君、金波、沈石溪等儿童作家写的作品,也不会苦口婆心的让孩子读一知半解的四大名著;如果你是初中老师,自然不会因为孩子的不逊语言而耿耿于怀,会非常大度地处理班级的种种是非,你就算不能成为名师,也会成为班级所有孩子的偶像,毕竟没有哪位孩子愿意拒绝一位说话幽默,知书达理的老师,这样的教育又有什么不好呢?就算是高中生,在紧皱眉头的一刻,如果老师能够轻轻地说上一句安慰的话,说不定这孩子会记住你一辈子。 教育说到底就是人的成长的问题,他需要教育工作者认真审视自己,从而在成长的道路上为孩子的生长开辟出一条光明大道来,这才是教育最光辉的一面。 我真的懂孩子吗?作为有良知的老师不妨每天都问问自己。
分享到: 更多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隐私声明 | 广告服务 | 汇款方式 | 网站建设 | 课时收费 | 教员手册